设置

关灯

第十八节 朝廷会议

    果然,第二日便传来羌族大军撤回西凉部落的消息。如此战果当然是第一时间向朝廷汇报,而成廉的3000精骑也回到了长安,有些面带饥色而已,没有什么大碍。之后便是长安太守特地为我摆宴,众将尽欢而散。

    又一日,众将领原来的河东军马并马腾与韩遂的降军前往河东马腾也在其内,我与李儒两人带领朝廷大军前往洛阳。

    朝廷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,士族都想罢我的官,可是此时我已经打了胜仗,只会升,不会降,此时也没有董卓什么把柄,这可如何是好?忽然长安有人传来消息说董卓在敌军大军来袭之时,突然把守城的一半将士换下去休息。并只有这一条对董卓不利的消息。但是这一条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张让高兴的是,不想投靠他的人还有个比较厉害点的。(来投靠他的大多是贪官污吏)这次他打了胜仗自然要得到升迁,一个凉州刺史,总督凉州军政大权,也不是什么难事,凉州现在可真谓是鸟不拉屎,谁还愿意到那做官,不要一个不小心又被叛贼给砍了,既然他要就“便宜”点卖给他了。

    给了董卓一个这么大的官,以后还要在和大将军与士族的斗争就更有胜算了,降将马腾可好,给了一个郡守双倍的钱财,倒要给他想想办法,也让他也成为我的后援。

    大将军这时可算是轻松了,叛贼剿灭了,不需要自己亲自出马了,战场上可是很危险的。而董卓的人情也还了,董卓来人说希望助其得西凉刺史,他怎么会想得到那个官职,得个青州,徐州刺史什么的,多好。算了,随他吧。

    皇帝也放心了,叛贼剿灭了,大汉又在自己手了。

    一月之后,大军才到达洛阳,李儒早已派人在洛阳打通里关系。城外早已有数位官员前来迎接,不过全都是张让的人,数人客套一番进城。

    交接兵权之后便是来到驿馆住下,夜晚自然而然的来到张让府上诉说一切,何进府上自然早就通知过了,来日就是来面见皇上。三跪叩之后,恭敬的说道:“末将有幸得见天颜,实乃末将之福也。末将祝皇上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一语虚弱的语气传来:“平身。”

    我尊敬的向皇上说道:“禀告皇上,此战我军降得战俘万余,斩杀数千,杀的羌族骑兵5000。我军损伤不足3000。”

    旁边早有大臣说道:“董将军,我朝廷大军6万余,为何只杀的敌军20000万余。”

    张让马上用刺耳的声音说道:“如此应该问皇甫嵩,为何在与敌人作战只敢守而不敢攻。”论争辩哪会有人会是他的对手。

    皇上听见皇甫嵩只敢守不敢攻,便问:“大将军可知为何?”(什么叫大将军,自然是比什么将军都大,而且对军事都相当了解啦,所以皇帝才会问何进,其实一个草包而已)

    何进双手一握,身体一躬回道:“微臣自然知晓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大将军可讲与朕一听。”

    “是,据微臣所知,敌军共有大军80000人,其羌骑兵有60000人,西凉叛军步兵20000人,众所周知西凉士卒善战,羌族战士凶猛。敌军步兵在前,骑兵在后,皇甫将军自然不敢出击。"

    “如此,董爱卿怎会取的如此战果?”皇上向我问道。

    “末将用计使叛军相互怀疑,再一击而成如此战果。”

    “董爱卿果然是国之良将,朕定然重重有赏。阿父,不知封董将军何官职?”

    哦,不问下去了,我还有许多的优良事迹没有说呢。

    此时一人跳了出来,急着说道:“皇上,微臣有本奏。”

    “尽可说来。”

    他定了定心说:“皇上,董将军曾在敌军大军压境之时,撤出一半城墙守将,不曾在派人增援。”


    -->>(第1/2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