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【0945 胥吏】

大理寺衙门。

    这两个衙门的官员,九成以上都是韦宝弄出来的。

    这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谁弄出来的官,谁带入官场的,谁就是这个人的宗主。

    所以韦宝虽然才十五岁,还得过两个月才到十六岁,但韦宝底下的门生已经有两三千人之多了。

    这些新上来的人,也还是属于旧式官僚。

    而韦宝直接控制的河间府、沧州府、山东和登莱的地方官与军官,则全部出自天地会。

    都察院和大理寺之所以不安揷太多天地会的人,主要还是因为在京城,审查的太严格,弄太多不是本衙门子弟的人进来,太惹眼。

    地方官就要宽松一些。

    在韦宝看来,京官和地方官当中,还是地方官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地方官和京官,也说不上谁比较有优势,有人想当京官,而有人却想当地方官,都有。

    1622年,大明朝廷为了让张鹤鸣经略辽东,升他为太子太保,又赏赐给他尚方宝剑,并且皇帝亲自给他送行。

    张鹤鸣迫于无奈,只得出发,在路上磨磨蹭蹭的走了大半个月。

    后来他上书朝廷,表示自己年老体衰,请求辞官回家。

    张鹤鸣原先担任兵部尚书,是正二品。后来朝廷封他为太子太保,从一品,这显然是升了官。

    他手上还有尚方宝剑,可以说是恩宠非常了,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地方做官。

    清朝乾隆下江南时,曾召见浙江道员罗源浩。

    乾隆对他印象不错,就想把他调到京城做官。

    罗源浩虽然口头答应,但是却面有难色,后来就把他留在了地方。

    罗源浩当时属于地方官,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做京官。

    古代文人,学而优则仕。

    但是,在做官上面,又有两个选择,一种是做中央系统的官员,是为京官。

    一种是离开中央,到各地方去做官,是为地方官。

    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,状元、榜眼、探花直接留在中央,授予官职。

    剩下的进士,则要继续考试,合格的进入翰林院继续学习,是为庶吉士。

    三年期满后,还要考试,合格的留在京城,授予官职。

    不合格者,则发配到地方做知县。

    显然,在朝廷看来,京官比做地方官有前途。

    那么,在明朝和清朝时期,京官和地方官相比,有哪些优劣呢?

    发展潜力不一样。

    新科进士如果出任知县,大多如丧考妣,很多士人会感觉仕途无望。

    因为,明清时期的士人,如果做地方官,大多都是知县、知州等官,很少能够做到知府、道台的,更不要说,尚书、巡抚之职。

    而做京官,虽然起点也不高,但是只要坚持下去,升迁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庶吉士,更是多方拉拢的对象,因为他们的未来不可限量。

    后来更是出现了“非进士不入翰林,不翰林不入内阁”的传统。

    俗话说:“朝中有人好办事”,有人就代表着资源,也就是靠山,而有了靠山,升迁就会很容易。

    传统政治中,党争很严重,随便加入一方,就算有了靠山。

    即使不想卷入党争,在都城几十年,几个朋友还是会有的。

    说不定以后哪个发达了,顺便就可以捎带一下自己。

    还有的京官,如果有机会做侍讲学士,给太子当老师,以后前途更是不可限量。

    明朝著名的政治家高拱、张居正都曾做过太子老师,后来都成为内阁首辅。

    而地方官,除了上级领导之外,很难找到自己的资源和靠山。

   

    -->>(第2/5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